全球化布局

细思极恐:江西14岁少年电梯内猥亵女孩视频曝光惹众怒!


时间: 2024-12-10 22:53:47 |   作者: 全球化布局

  有的孩子是孩子,有的孩子是恶魔披上了人皮。最近江西的一件事情冲上热搜,令人细思极恐。

  孩子都上二年级了,玩的地方也就在楼下,本以为没什么危险。然而,恰恰就是离家最近的地方,发生了最危险的事情。

  事发时,小莉玩完正准备坐电梯上楼回家。一进电梯门没多久,一个高大的男孩也跟着她进来,并站到了她的身后。

  天真的小莉,并没有多想,全然不知男孩在她背后已经伸出了罪恶之手。他先是伸手试图去触碰小莉的后背。

  或许是在纠结怎么下手,他并没有马上采取行动。随后,趁着电梯门打开的功夫,他突然上去抱住了小莉,熟练地捂住了小莉的口鼻,然后迅速关上了电梯门。

  动作一气呵成,快到小莉根本来不及反应。接着,男孩低下头来,像是做出了猥亵的动作。

  被吓坏了的小莉只能无助地扒拉着男孩的手,不断地蹬着双腿试图摆脱他的控制。

  可这点反抗,在巨大的体型差面前丝毫不起作用。眼看着小莉的反抗越来越激烈,男孩下手也慢慢变得狠。

  直到小莉再也无法呼吸,被勒到窒息,瞬间昏死过去。等到她失去了反抗能力,男孩这才抱起她走出电梯。

  而不幸中的万幸,男孩抱着小莉走出单元门的时候,碰到了路人。此时小莉也稍微恢复了点意识开始求救和哭闹。

  出于恐惧和路人的关注,男孩吓得把小莉放下就跑路了。然而他的恶行已经被电梯里的监控拍得清清楚楚。

  让人震惊的是,这个下手如此狠毒,动作如此娴熟,心思如此缜密的罪犯,竟然还只是一个14岁的少年。

  也就是说,作案之前,他有很大的可能性已经在小区里观察了很久,看准小莉年纪小又落了单,才敢下手。

  进电梯之前,他更不可思议的是意识地看了一眼摄像头。明知自己是在犯罪,但仍抵不过内心的冲动。明知自己会被拍下,仍控制不住心里那头欲望的猛兽。

  他才14岁,就成了公众场合明目张胆的猥亵犯,真是越想越觉得胆寒。这背后,绝不仅是单纯的作恶这么简单。

  试想一下,要是他的恶行没有被路人发现,会发生啥?一个女孩的一生可能都要被他毁了。

  他并不仅仅是坏,其中还夹杂着恶以及令人细思极恐的暴戾。但更让人愤怒的还在后面。

  当小莉的父母找到了男孩家长的时候,对于孩子的恶行,对方既没有道歉,更加不用说什么赔偿,甚至还表示,自己管不了,他们随便告。态度嚣张至极,怪不得能养出这样的恶魔,敢情是“珠玉在前”了。

  看似作恶的只是这个14岁的孩子,但实际上纵容他的父母,难道不也是帮凶吗?

  十岁女孩李某趁原原奶奶把婴儿车推出电梯,迅速抱起还没有来得及离开电梯的原原并关闭电梯门。

  监控显示李某先是殴打原原,再将原原重重地摔在地上,在狭小的电梯间内反复来回踢原原,电梯到达25楼(李某家所在的楼层),李某将原原提起、像丢猪狗一样丢在电梯外。

  据李某坦白,她将原原带回家后又在家里的沙发上对原原进行了殴打,最后将原原带到阳台栏杆边逗原原玩,导致原原从25楼坠落。

  李某事后来到原原坠落的灌木丛中,将原原拖到七八米外的小道,便镇定地回到家。

  面对原原奶奶的询问时谎称“被一个男孩带走了”,随后立即改口称“被一个女孩带走了”,并主动提出“奶奶,你别着急,我跟你一块儿去找。”甚至多次拍着原原奶奶的肩膀安慰她。

  真相水落石出,李某的家人狡辩李某因遭受过车祸才变得“不正常”,矢口否认李某所作所为是故意的,不久后全家搬离重庆。

  10岁的李某未达到我国法律规定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,因此对于李某某不予刑事立案侦查,只能走民事诉讼程序。

  除了上面提及的事件,更可怕的是某些年龄稍长的恶魔儿童,把年龄当做犯罪的保护伞。

  2004年,四位少年为了网费绑架16岁少女,对其索要150万赎金,并残忍杀害人质。

  在动手前,四位少年首先确认四人皆未满18周岁,扬言“我们怎么整都不可能给我们判死刑的,整大点也没事。”

  其实网友说的话不无道理,有些孩子就是天生的恶魔,他们恶的种子从出生就已种下。

  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,中国犯罪心理画像第一人——李玫瑾教授曾在一次讲座中提及反社会人格(即天生犯罪人)这一概念。

  反社会人格是一种疾病,是一种人格障碍,目前没办法使用任何医疗手段解决,只能“带病延年”。

  要进行专业的鉴定。确认孩子是反社会人格后再进行干预,既不要耽误治疗也不要随意给孩子打上反社会人格的标签。

  对反社会人格有正确的认识。反社会人格≠犯罪,但反社会人格是一种疾病,是人格障碍。

  靠近孩子,让孩子无法做坏事。反社会人格是精神上的高位截瘫,需要父母时刻盯住孩子,陪孩子渡过危险期。

  如果确证孩子具有反社会人格,作为家长不能把孩子当做“怪物”看待,要重视孩子的一举一动,及时制止孩子的一切不良行为,防微杜渐、正确引导和教育。

  除了天生的恶魔儿童,还有后天养成的恶魔儿童,这类儿童往往是家庭教育失败的结果。

  有些家长缺乏对孩子的管教,造成孩子性格的缺陷,在孩子犯错时无动于衷,一步步将孩子推向犯罪的深渊。

  8岁男童陈某曦格乖戾,曾多次撒谎、偷盗,在学校惹事、和同学起冲突,但家长没有对孩子进行教育,而是一次又一次地纵容。甚至在此次事件发生后,陈某曦父母没有主动承担相应的责任,对受伤的小宇一家避之不及。

  10岁女童李某也被曝光,平日以碾碎蜗牛、摔打小狗为乐,甚至说过“想用包把小孩装起来,从高处扔下去。”李某的母亲性格暴躁,常常采取武力教育,而李某父母又极少管教孩子,爷爷奶奶溺爱孩子,纵容李某殴打玩伴、攻击老人,久而久之李某更加暴戾。

  无论是陈某曦还是李某,他们的家长在孩子犯错时不进行教育,直至酿成悲剧也逃避责任、一味地纵容和偏袒,这样的家长只会制造更多的恶魔儿童。

  “性善论”和“性恶论”看似背道而驰,却是殊途同归,都强调后天教化的重要性。

  因此,无论是天生具有反社会人格疾病还是后天养成的极端性格,家长都应该对孩子进行心理抚慰,在孩子犯错时及时教育,“勿以善小而不为,勿以恶小而为之”,莫让孩子心中开出恶之花。

  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  “这个哥哥的JJ好可爱哦!”救命!这虎狼之词大庭广众之下喊出来吗?我要社死了555……

  便宜1700元!苏州Costco顾客排队20小时抢购苹果手机,“黄牛”出没叫卖代排队

  35分狂胜!上海3连胜逆袭:小胖轰35+11+6,王哲林25+9迎里程碑

  2024网易未来大会12月14日召开!近30位海内外顶尖嘉宾,尽在这场年度思想盛宴

  《编码物候》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